English

自立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

1999-06-28 来源:光明日报 张秀琴 我有话说

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》明确指出:实施素质教育,要从幼儿阶段抓起,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,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。儿童是未来的主人,民族的希望,儿童教育素为我国所重视。把“四有”新人带入21世纪,是我们学校的责任、社会的责任,也是每一位家长的责任。而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,“自立”教育不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而且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。

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,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。这样,几乎家家都有了“独苗苗”。这一“独”就不得了。“独苗”成了父母的“宝贝蛋”,成了爷爷奶奶的“命根子”,成了姥姥姥爷的“心尖子”。“独苗”使相当数量的家长产生了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。他们对独生子女的成长往往过分担忧。担忧的结果,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家庭教育的偏差:一是对孩子过分宠爱,天长日久,就形成孩子“以我为中心”的心理特点;二是对孩子过度保护,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、应该做的事,保护照料超常,一味迁就,包办代替到了极限。三是对孩子期望过高,有的家长甚至达到了“拔苗助长”的程度。家长对“独苗”的特殊心理而产生的不恰当的教育方法,造成独生子女在智力方面有明显优势,但在性格品质方面却存在任性、自私、娇气、生活自理能力差等诸多问题。难怪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学生,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,由于缺乏自理能力,吃尽了苦头,尔后在《中国少年报》上发出了“让我做自己的事情”的呼喊。

可见,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更新观念。记得高尔基讲过一句话:爱护子女,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,然而会教育子女,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。对孩子的自立教育,必须从小抓起,首先,要注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。劳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,要不失时机地向孩子进行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品德教育,并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,在劳动中可以使孩子增强体质、发展智力。第二,要建立孩子的“自信心”。在自立教育中,要注意克服孩子的自卑感。而对孩子的“我不敢”、“我害怕”、“我不会”等怯弱情绪,要注意积极引导,培养他们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,这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。第三,让孩子多动手。人们常说:“眼过百遍,不如手做一遍”,“手是脑的老师”。这是十分形象、科学的观点。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情,都应让孩子自己去做,这是培养孩子自立的重要手段。

总之,培养孩子、尤其是独生子女的“自立”能力十分重要。它不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,而且是培养跨世纪的“四有”新人的基本性工作和有效的途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